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舍弟诸葛亮 > 第63章 诸葛兄弟会师

第63章 诸葛兄弟会师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人间第一刀 第五形态 我不是赛博精神病 河海奔流 我有万千分身 春宵帐暖入君怀 我在南宋当开国皇帝 绝世双宝,废柴娘亲帅炸天 我的末日愿望清单 我是恶龙,专抢公主

数学课居然都能靠实验来获取数据,真是不拘一格。

短短三天,甘宁便顺汉水而下八百里,从襄阳抵达了江夏。

而诸葛亮也在三天的静心研读后,也把初三数学最后剩下的那点零碎知识,外加大哥给的“初中物理光学部分-下”(当然诸葛瑾密卷原文不是这么命名的),都给学完了。

下一步他准备掏出“光学几何在水利勘测中的初步应用”这个卷轴,在江夏航行到柴桑的这段路上,把它看完。

不过,船队在通过江夏的时候,还是稍稍耽误了一些时间。

黄祖的部队阻拦了船队,花了半天通传,诸葛亮才拿着刘表给的求援信,见到了黄祖本人。

黄祖是一个长着满脸钢针一般络腮短髯的粗豪武将,已年近五旬。

看到刘表让他出兵帮助诸葛玄的信后,黄祖倒也不敢毫无理由地公然抗命,但还是找了各种借口拖延。

不是说敌情并不严峻、或有误报,需要再探。就是说仓促之间,江夏水军无有准备,一时不得开拔。

严格来说,黄祖的第一条借口,居然还真就歪打正着了——因为豫章那边的敌情,确实不严峻,

孙策也确实还没把野心蔓延到豫章方向,他如今还在琢磨着开春后打王朗呢。

这些所谓的“军情严峻”,本来就是诸葛亮瞎编的。

所以诸葛亮也没多扯皮,只是假装苦苦哀求未果,然后苦着张脸退求其次,让黄祖至少放他和甘宁去豫章增援。

进二退一,黄祖也没有了拒绝的借口,只好放行。

……

船队顺流而下,又航行了两天。

当诸葛亮把“光学几何在水利勘测中的初步应用”这份密卷看完、重新卷好之时,船队已经驶入了鄱阳湖。

甘宁让人仔细眺望,诸葛亮也难得上瞭望斗,观赏一下一望无际的鄱阳湖景,心情颇觉壮阔。

看了一会儿,诸葛亮忽见远处水平线上出现了几艘船,小如芥子。

诸葛亮便想起刚刚密卷里学到的知识,随口问甘宁:“兴霸,你可看得出对面的船型?这种船,一般长短几何?”

甘宁也用手搭凉棚,眯着眼看了一会儿:“最大那艘,应是可载三百人的斗舰,长应该有十二丈。”

诸葛亮拿出一把尺,伸直手臂比了一下,又问:“以你估计,此船离我们多远?”

甘宁凭经验粗略估了一下,随口道:“总得有六七里吧?”

诸葛亮:“我臂长三尺半,十二丈的艨艟在此尺上,只得两分长短,缩了六千倍。那船距离我们,可不得有臂长的六千倍,那就是两万尺出头,超过九里半。”

“这么一点大小你能看得准?说不定差一毫就能差一里。”

甘宁一翻白眼,才懒得去计较这种没法验证的扯淡。他觉得诸葛亮的办法就算对,误差也会很大。

他正要找别的说辞,把诸葛亮怼回去。

但随着对面船队的靠近,看得越来越清晰,甘宁忽然大叫一声,岔开话题:

“那船队挂的是袁术的旗号!我们且转向绕去上风口,以免不测!”

诸葛亮视力确实不如甘宁敏锐,他连忙趴在瞭望斗侧壁上,死死盯着远处。

又稍微过了一会儿,两只船队各自调整航向、从对冲变为侧向交错,诸葛亮才大致看清对面全部船型。

诸葛亮心中一动,连忙交代甘宁:“可能是我大哥的船队!他打袁术旗号可能只是为了麻痹敌人,便于一路航行!快把我提前让你铺的那堆红烟点起来!”

甘宁一愣,这才想起今天一早,诸葛亮就交给了他一箱子引火之物,让他铺在船尾高处的一个石台上。

说是此物点燃极快,而且烧起来后有红色的烟雾,非常醒目。是他大哥上次从广陵寄来、便于会师接头的信物。

当时甘宁还觉得这东西用起来太麻烦,在木船上烧东西,一个不小心会把船也烧了的。

以至于他从江夏起锚前,还特地按诸葛亮的吩咐,在岸上弄了几个石质的战马喝水槽,把引火烧烟的燃料倒在石槽里,以免火势蔓延。

好在甘宁办事还是利索的,哪怕不理解也会执行。

没多久,诸葛亮的坐船上终于烧起了红烟,而几乎是与此同时,对面的斗舰上也烧起了红烟。

诸葛亮这才再无怀疑,让甘宁立刻靠过去。

甘宁一脸狐疑:“这就能确信了?”

诸葛亮两手一摊:“你见过谁能烧出这种特定颜色的烟?这自然是我大哥精工巧思配出来的秘方!”

甘宁一想也对,这才不得不佩服。

看来诸葛兄弟都是奇思妙想无穷之人,跟着他们混,只要好好听指挥,应该能建功立业。

自己只要负责动刀子就行了。

两支船队很快靠近,诸葛亮搜索了一下,终于在对面斗舰的后舱甲板上,

看到了一个身高八尺有余、穿着大红锦袍、腰系七环玉带之人。

“大哥!我在这里!我是阿亮啊!”

随着诸葛亮的招呼,诸葛芷诸葛兰也戴着纱帘帷帽,从船舱里悄咪咪摸出来,挤到诸葛亮身边,

顺着他挥手的方向,找到了大哥的位置。

“大哥真是功成名就了,这带兵的排场,说是将军也有人信吧。”诸葛芷诸葛兰都目露崇拜。

对面的诸葛瑾也看到了弟妹们的招呼,内心则是暗叫侥幸:

自己和二弟分开时,他才刚十四岁,现在则是十六岁半马上十七岁。

少年人将近三年没见面,变化是非常大的,要是自己认错了,岂不是惹二弟怀疑?

倒是他自己的长相,变化应该不大,十九岁到二十一岁半,外貌已经停止变化了。

诸葛瑾连忙死死盯着诸葛亮,赶紧认认清楚,以免过会儿两船接舷时,流露出破绽。

好在他仅仅用了几秒钟,就心情大定:

没关系,不会认错的!

果然全船最帅的那个就是诸葛亮,与旁边其他人差距非常大。

<a href="http://www.yetianlian.info" target="_blank">www.yetianlian.info</a>。m.yetianlian.info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!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:起兵造反,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 穿越破案抗金 轩辕新明录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